摘要:重阳节:看清“9-9”的另一面
深受中华民族尊敬的老年节——重阳节,是为表彰老年人的智慧和贡献,也是为提倡尊老敬老、与老年人共度晚年而设定的节日。在这个日子里,用不同的方式
重阳节:看清“9-9”的另一面
深受中华民族尊敬的老年节——重阳节,是为表彰老年人的智慧和贡献,也是为提倡尊老敬老、与老年人共度晚年而设定的节日。在这个日子里,用不同的方式,表达对老人的关爱、孝心和敬意,是人们关注的重点。
重阳怎么来的?
重阳节历史悠久,由来已久。关于“重阳”,还有好多的说法。所谓重阳,就是农历九月初九,数九为“阳气”渐消之日,故称“重阳”。早在唐代,《九日登高》一诗就有提到九重阳仪式的场景,“重重叠叠上瑶台,几度呼童掌上来,红栏翠翘对此时,愁思萦心殷敕叹。”可以看出,九重阳在古代已经与“登高远望、赏菊、庆丰收”等活动紧密结合起来,形成了自己的风俗文化。
怎么过重阳节?
重阳节是一个富有文化内涵的节日,浓厚的人情味、深刻的意义也让人们在节日期间坚定了几分情感、亲情的沟通、与世间和解的情绪。现代人也赋予了“健康、文化、和谐、美好”的内涵。
一、送福贴、登高、赏景
登高观景是中国文化传统的民俗活动,九月九日一年一度的重阳节更是踏上望远台、攀登高峰的热门日期。身观天地之壮观,心胸舒畅,烦忧尽消,疏泄怒气,绝妙胜景,观景而议论多不吃亏。
重阳节还有送福贴、喝菊花酒等风俗活动,以表达尊重和关爱老年人的情感。寄托祝愿、千古不变的美好之愿。
二、传统菜肴、茶艺、健康养生
重阳节是与吃有关联的节日,有许多有关九的历史典故,比如说,一些食物的发音恰巧与“九”发音相似,更表示了对“长寿”的祝福。五仁月饼、菊花酒等食品成了这个节日的小特色,成为人们纯洁向上、祈求福寿的宣传媒介,体现了传统文化中对长寿健康生活的推崇和崇尚。同时,茶艺的学习也成了摆脱身心疲劳的好方法。
三、尊老、孝亲、爱人、与人为善
重阳节,更是我们表达孝老爱亲的时候,家人、亲人、老人之间的感情,被重视、被深化。人们争着去看望老人,送一份关爱与温暖。老人会元宵小棉袄、圆圆方方的桂花糕等美食,代表家的温暖和幸福。同时身边需要帮助的人都可以帮助一下,传递正能量,让这个世界更加美好。
重阳节,一个不属于年轻人的不一样的节日,九月初九黄阶上,登高赏菊笑嘻嘻。重阳节传承着中华文化博大精深的思想文化,折射出中华民族文化的优良传统,也是我国民间文化瑰宝之一。人们在弘扬传统文化的同时,倡导尊老、爱老、敬老、护老的思想,让九重阳之日,成为我们共同的快乐日。